艺术浸润申城,文明交融共生。
周日上午,悠闲与音乐在上海城市草坪广场邂逅,上千名市民游客早早入场坐好,等候张家界(国际)爱乐乐团的演出《你好,中国》。
华裔指挥家刘新禹执棒,演奏乌兹别克斯坦作曲家苏莱曼·尤达科夫的《霍雷兹姆庆典游行》、中国作曲家赵季平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等中外经典,用音符律动展现不同文化交融的魅力。
10月26日,张家界(国际)爱乐乐团受邀参加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天空”演出,在上海城市草坪广场举行音乐会,数百名观众免费预约至现场观赏。
澳大利亚籍华裔指挥家刘新禹激情指挥。

这是哈尔滨交响乐团首席小提琴演奏家林率帅登台演绎。
作为第二十四届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天空”板块重磅演出,线上线下数万观众观演。

下午,秋日暖阳透过翠绿泛黄的梧桐树叶,洒向汇集数百人的思南公馆露天广场。人们屏息凝神间,身着华丽戏服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继现身花团锦簇的二楼阳台趣炒股,再现那幕名动世界的“阳台相会”经典画面。这场法国沉浸式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走出剧场舞台,走入上海地标建筑和开放式街区,无需舞台灯光,自然光精妙衬托了演员的身影。没有剧场音响,他们的歌声在老建筑间自然回荡。

10月25日下午,在思南公馆露天广场上演的法国沉浸式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现场人气爆棚。\n这是开场前“从天而降”的经典片段“阳台相会”快闪秀。

该剧编剧莫里西担任串词,表达生动,为剧情跌宕开展增加疑窦。
本剧编剧莫里西担任串讲,他说户外演出和观众很亲,思南公馆建筑和环境优美,他和团队成员非常兴奋。一对来此逛街的老年夫妇驻足看完演出,连赞“太适意了”。平时要进剧场才能看到的高质量的演出,如今在家门口便可看到,后续商圈和绿地多场免费演出均出现他俩携手出入观演的身影。
在思南公馆露天广场上演的法国沉浸式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现场人气爆棚。

演出间隙,演员看到人山人海的观众,面带惊讶和欣喜。
作为本届艺术节“艺术天空”惠民文艺演出的明星节目,该演出延续 “零门槛享艺术”理念,门票通过线上预约免费发放,围合观众区开放200个名额,十分钟内便约满。户外演出形式降低了民众接触高雅艺术的门槛,“艺术进商圈”也为思南公馆提升了35%的客流。
“因艺术而来,为上海停留”——后续将上演的斯图加特芭蕾舞团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上海独家场次趣炒股,十多个国际头部项目“中国唯一一站”落户上海,与中国本土佳作同城上演,使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在演出质量、首演占比、名团参与度等指标上均跻身世界一流节展行列。


在思南公馆露天广场上演的法国沉浸式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牵动人心。 等候演出的观众为商圈带来高人气。思南公馆副总经理范美辰说这场为商圈提升了35%的客流,“艺术+”效应凸显。
位于淮海路上的文化地标上音歌剧院,为致敬陕西人民艺术剧院携《白鹿原》、《平凡的世界》、《秦腔》等五部 “茅盾文学奖改编作品” 驻演,搭建出“艺海秦风”主题沉浸式门楼熠熠生辉。古朴的青砖黛瓦间,悬挂着大红灯笼与陕北剪纸,墙面复刻了黄土高原的沟壑纹理,秦腔和信天游旋律飘扬,还未看到演出便将观众从繁华的黄浦江畔穿越到厚重的三秦大地。
10月17日至11月5日,陕西人民艺术剧院携五部剧目——话剧《白鹿原》《平凡的世界》《主角》《生命册》《星空与半棵树》亮相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以驻演形式在上音歌剧院演出。\n为营造地道的陕西文化氛围,上音歌剧院外部空间特别搭建古香古色的戏剧门楼,复原鼓楼装饰意象,打造沉浸式观演动线。
10月27日,上音歌剧院,陕西人民艺术剧院驻场演出的话剧《白鹿原》座无虚席。
《白鹿原》改编自陈忠实原著,透过几代人的恩怨沉浮展现人性的复杂与悲壮,勾勒出中国乡土社会百年画卷。
在沪定居多年的叶女士是陕西榆林人,是“文学陕军”忠实读者,她说:“以“土地与家族”为核心,更贴近原著的乡土气息与关中地域特色。古朴苍凉的唱腔与情节起伏共振,台词、动作充满西北粗犷质感,以及震撼人心的舞台力量,不愧为中国话剧史上的标杆之作。”

本届艺术节将举办各类演出展览活动500余项,共计1200余场。其中,在55台主板演出中,境外项目占比近六成,在沪首演比例近九成。



作为本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教育”板块重要部分,青少年艺术展演同样精彩连连。10月26日下午,以“星光荟萃”为题的展演收官场在虹桥艺术中心举行。
作为国家级文艺盛会,上海国际艺术节已具备强大的输出能力和吸附能力,上海首演、上海独家、上海驻场层出不穷,让上海成为全球演艺引力场,练就了成熟的办节机制、丰富的平台层次、专业的观众水平。
生生不息的艺术创作生态,离不开新锐力量的加入,今年,由来自全球7个国家和地区的21位艺术大咖组建新一届艺委会的“扶青计划”,吸引了来自美国、德国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226个作品申报,将推出6部舞台艺术作品、2个视觉艺术项目和1部特别推荐作品。
具有百年历史的外滩·老市府,推出的委约个展与群展以“艺术与科技融合” “多感官视听沉浸”为核心特色,至11月23日期间向公众免费开放,构建历史空间与青年艺术的崭新对话。
这是装置剧场作品《发展受阻》。

这是名为《天空呼吸的频率》的展览分为三个章节,共展出十余件作品。以“云、碳、光、电”等自然元素为叙事线索。

科元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