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政治危机正在迅速加深。总理贝鲁(François Bayrou)因其旨在削减巨额公共债务的财政计划申银策略,在一场他本人发起的高风险信任投票中,正濒临失败的边缘。这不仅可能推翻现任政府,还将加剧法国的议会僵局,并让总统马克龙在应对国家严峻的财政挑战时,面临愈发艰难的处境。
此前,他在提交2026年官方预算提案前要求进行信任投票。此举引发了反对派政客的不解和愤怒,他们随即誓言将推翻其政府。随着8日信任投票的截止,市场预计,贝鲁领导的脆弱少数派政府将在国民议会信任投票中被推翻。
如果贝鲁被罢免,法国总统马克龙将不得不在两年内寻找第五位总理,这是自1958年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政治动荡。这一局面将加剧自2024年6月提前举行议会选举以来持续的议会僵局,并严重威胁马克龙剩余任期内的国内政策议程,其亲商改革和减税措施甚至面临被逆转的风险。
政治不稳定正引发投资者的不安。在经历了多年因新冠疫情和能源危机导致的高额支出后,解决法国公共财政恶化问题的压力日益增大。自2024年6月的选举僵局以来,法国CAC 40指数已下跌4.1%,而欧洲斯托克600指数同期上涨4.9%。
法国十年期国债与德国国债的收益率差(一个关键的风险指标)也仍处于高位申银策略,反映出市场对法国财政稳定性的持续担忧。
一场失败的豪赌贝鲁将此次信任投票视为打破僵局的必要“震动”。 他认为,应在就其财政方案的具体项目进行认真谈判之前,首先就国家债务问题的严重性达成政治共识。
这位资深中间派在周六对法国第五电视台表示:
“我们国家(在国家债务方面)正在发生的事情如此重要,如此危险……以至于需要一次震动。”
然而申银策略,反对派认为这种方式行不通。贝鲁提出的总额达440亿欧元的财政紧缩计划中的许多想法,尤其是在左翼和极右翼议员中极不受欢迎。这些措施包括取消两个公共假日以降低成本,提高部分养老金领取者的税收,以及除国防开支外全面冻结政府支出。贝鲁的策略非但没能争取到支持,反而促使反对派团结起来,将其推向了失败的边缘。
马克龙的困境贝鲁的下台将使马克龙摆脱危机的选择变得非常有限。他面临的首要任务是任命一位新总理,并希望其能设法在年底的最后期限前通过一项预算案,以避免重蹈前任总理Michel Barnier仅上任三个月就在去年12月因预算问题下台的覆辙。
另一个选择是再次解散议会并提前举行选举,但这将是一场风险极高的赌博。考虑到马克龙本人极低的民众支持率,以及马琳·勒庞领导的极右翼在民调中的强劲势头,新的选举结果很可能进一步削弱马克龙在议会中本已微弱的地位。
民调机构Ipsos的分析师Mathieu Gallard表示:
“很难看到任何一种组合能够产生一个持久的政府……这种情况是不可持续的。从长远来看,唯一的解决方案可能是解散议会。”
艰难的政治博弈分析认为,目前看来,贝鲁的失败几乎已成定局。三大主要反对派团体——极右翼的国民联盟、左翼的“不屈法国”以及社会党——均已表态将投下反对票。在当前分裂的议会中,拥有66个席位的社会党已成为决定投票走向的关键力量。任何新政府的生存以及预算案的通过,都将取决于能否与社会党达成某种形式的“互不侵犯条约”。
然而,这种政治博弈异常艰难。马克龙理想的总理人选需要既能维系中间派阵营,又能与社会党建立联系以通过立法。但拉拢社会党可能意味着失去目前执政联盟中的右翼共和党(LR)。共和党成员Franck Louvrier直言:
“如果你让社会党加入,你基本上就会失去共和党。”
与此同时,社会党领袖Olivier Faure虽有意出任总理,但他提出的条件——如只任命左翼人士担任部长并逆转马克龙的多项政策——使得马克龙几乎不可能选择他。Ipsos的Gallard表示,各方划下的“红线”如此之多,以至于很难构想出可行的联盟,例如,即使是马克龙党内的右倾派别也“非常反对向富人增税”。在距离2027年总统大选不足两年的时间里,这种政治瘫痪状态正严重阻碍着法国的前进。
市场承压与财政赤字贝鲁政府的濒临垮台,正值法国的财政问题重回投资者视野的焦点之际。在多年用于应对新冠疫情和能源危机的高额支出之后,法国的公共债务持续攀升,目前其财政赤字已是欧元区最阔。根据政府数据,法国债务正以每秒5000欧元的速度增长,到明年,债务利息支出预计将达到750亿欧元。
日益恶化的公共财政正对市场构成压力。投资者的担忧已将法国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推高至与意大利近乎相同的水平申银策略,后者曾是欧元区的“后进生”。法国政府的目标是将赤字占GDP的比重从2024年的5.8%降至2025年的5.4%,并在2029年前回归到欧盟3%的上限之内。但持续的政治僵局使得这一目标的实现充满变数。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科元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